1、语文课上,老师叫同学们用“不是……是……”造句。
老师:“有没有人会?说错没关系。”
阿呆:“老师,我会。”
老师:“你说吧。”
阿呆:“哥种的不是萝卜,是寂寞。”
立刻有一个女孩站起来说:“姐种的不是牧草,是烦恼。”
2、晚饭后六岁的女儿缠着爸爸说:“爸爸,让我亲一下。”
爸爸听了很高兴,忙把脸凑过去,问道:“是不是觉得爸爸对你特别好啊?”
女儿在爸爸脸上来回亲了好几下,然后说道:“嗯,这下嘴巴擦干净了。家里餐巾纸没了,下次去超市别忘了买。”
3、5岁的儿子喜欢学我打呼噜,老婆就吓唬他说:“男孩子打呼噜,小心将来没有女孩儿肯嫁你。”儿子不甘示弱:“骗人,那你怎么嫁给我爸了?我爸打呼噜比我还响!”老婆赶紧辩解:“早知道你爸睡觉打呼噜,我才不嫁给他。”不想儿子一语惊人:“妈妈,那你就不能嫁给爸前先跟爸睡上一觉?”
4、有一天,小明看到爸爸用手机打电话时边走边讲,就好奇地问妈妈:“为什么爸爸打电话要走来走去呢?”妈妈对小明解释说:“那是因为爸爸用的是移动电话呀。”
1、老师:小强,你的作文《我家的狗》和你哥哥写的一模一样,你是不是抄袭他的?
小强:不是的,老师,那是同一条狗!
2、甲:我的儿子真是个天才,昨天他在墙上画了只蜻蜓,他妈妈捉了好几次。
乙:那算什么?我儿子在地板画了条蛇,我吓得破门而出,谁知那扇门也是他画在墙上的!
3、小学自然课,老师告诉我们膝盖那里轻击的话会有膝跳反射。我回家后拿个锤子在我爸膝盖那里锤了一下,结果我爸站起踢了我一腿。证明老师说得很对!
4、一天,爷爷带小明到西药房,爷爷告诉小明:“小明啊,什么不懂就要问。”
小明于是问:“爷爷,是不是有药字旳东西都可以吃?”
爷爷唔了一句。小明接着问:“那炸药可不可以吃?”
爷爷马上说:“只要有炸字的,都不可以吃。”
小明想了一想,又问:“那炸鸡可不可以吃?”
爷爷马上又补上一句:“有鸡字都可以吃。”
小明接着马上问:“那飞机可不可以吃?”
爷爷气呼呼的回答小明:“要在地上走的鸡才可以吃啦。”
小明兴高采烈的笑着说:“那今晚我可以吃妈妈了,因为爸爸老是叫妈妈老母鸡。还有隔壁的阿姨,爸爸叫她野鸡。”
5、今天,当我正在拆包裹的时候,我2岁的孩子伸出两只手指给我看,并且对我说:“妈咪,看~!”我把她的手指放进嘴里说:“嗷呜~我要吃掉你的手指!”她一脸担忧的说:“妈咪,我的鼻屎呢?”
6、儿子十一个月大,刚刚能听懂大人的意思。前几天我跟老公一起呆着,儿子爬了过来,我指着老公对儿子说:打他!儿子就“bia”一巴掌打在老公身上。老公做 不可思议状。我又对儿子说:打他!儿子就又“bia”一巴掌打在老公身上。屡试不爽,老公怒。他指着我对儿子说:打她!儿子思考了两秒钟,“bia”一巴 掌打在了老公脸上.....
1、小孩子:“如来佛的手真大,孙悟空翻了好几个筋斗,也没翻出他的手心。”
官二代:“那也没我爸爸的手大。”
小孩子:“你真能吹牛。”
官二代:“谁吹牛?我爸爸的同事说,我爸爸在单位里是一手遮天。”
2、一对夫妇欲探试儿子将来从业动向,就在客厅桌上放置一本圣经(宗教)、一张10美元(从商)和一瓶酒(社会),躲在门后窥视。
儿子回家,发现桌上物品,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,装上美元,夹上圣经,拎起酒瓶,若无其事般径直走入他的房间。
夫妇惊叹:妈呀,他将来要从政!
3、老爸下班回来,说单位准备建房,他打算买一套大的,以后大家可以住在一起,但需要我和弟弟赞助。
见我和弟弟没动静,老人家率先开口:“我出30万,够买卧室。”
弟弟清清嗓子:“那我拿20万,够买厨房和阳台的。”
大家把目光都聚到我身上。我正考虑怎么回答,儿子抢先一步说:“那我们负责买卫生间,以后按次收费。”
4、小孩子们创作的“真心英雄”
在我心中,老师最凶,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;回到家里,老妈最凶,盯着作业从不放松;老妈走了,老爸最凶,天天把我骂得一窍不通;父母不在,老子最凶,拳打脚踢,发泄一通!才是真的真心英雄。”
1、老师:为何考得这么烂?
小丸:眼镜度数不够……
小叶:我脖子扭伤了。
小芳:前面同学个子太高。
小蓝:隔壁同学用铅笔,我看不清楚……
老师:那小新你呢?
小新:因为我坐他们四个中间……
2、儿子被同学打伤,妈妈让他拿一块蛋糕送给同学,表示友好。
次日,儿子又被打伤了。母亲很奇怪。儿子说:“那家伙还想要蛋糕。”
3、我带儿子到附近的一家超市购物。在化妆品货架旁,儿子指着一瓶增白霜说:“妈,给我买一瓶增白霜抹抹我的手,增增白!”
我惊奇地问:“你一个男孩子为什么要那么白的手?”
儿子说:“因为你说过我长大了,一切都要‘白手起家’!”
4、一日,一位老师想启发学生什么叫“反哺”,就举例问道:你们的父母现在花很多钱替你们矫正牙齿,将来父母亲老了,你花钱给父母镶假牙,这种情况叫什么?
一学生答:以牙还牙。
1、把孩子们打发上床后,母亲换上了一条旧裤子和一件松松垮垮的上衣,开始洗头。当听到孩子们的打闹声越来越响时,她越来越不耐烦起来。
最后她在头上胡乱缠了条毛巾,吼叫着冲进了孩子们的房间, 严厉地训斥着命令他们躺回床上。
当她离开房间时, 她听见三岁的女儿颤抖着声音说:“刚才是谁啊?”
2、儿子:爸爸,英语会很难学吗?
父亲:孩子啊,刚开始比较难,可是之后就变得容易了。
儿子:爸爸,那我先学之后那部分吧!
3、“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惩罚你吗?”
“爸爸。为什么呢?”
“因为你打了比你小的孩子。”
“爸爸,我那是惩罚他呢。”
4、周未聚会,我带着女儿一块去了,席间大家都在讲笑话,轮到我讲笑话,刚讲到一半时,就已经有人笑得直不起腰了,讲到最后,大家都笑翻了天。
忽然听到有时断时续“呜呜”地哭泣声,我回头一看是女儿在哭,我忙问怎么了,只听女儿抽搭地说道:“你们好坏,不许你们笑话我爸爸。”
1、接孩子从幼儿园回家,路上孩子对爸爸说:爸爸,我累了。 爸爸和孩子说:咱俩数到三,爸爸就抱你走,行不行? 孩子很高兴的答应了。然后,爸爸大声说:预备——齐步走!1、2、1;1、2、1;1、2、1。。。。。。。父子俩一路走回了家。。。。。。
2、儿子最近老是啃手指头,怎么说都不听。昨天这小子去尿尿,尿完了一提裤子就直接开始啃手指头。我弯下腰,看着他的眼睛故作严肃地吓唬他说:“又啃手!小心把尿都吃到嘴里……”
话音未落,这混小子就直接把手指头塞我嘴里了!
3、“爸爸,我也能长成跟您一样大的大人吗?”
“是的,再过20年。”
“到那时,我就可以用不着什么事都得先问妈妈,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吧?”
“儿子,连爸爸我都还没长大到那份儿上呐。”
4、一天逛书店,那天光线挺暗的。
然后就听一个小孩朝柜台里面喊:“阿姨,我要那本杀猪神话。”我很惊悚地朝那个阿姨看,那个阿姨一脸茫然地顺着小孩的手指在架子上寻找……
终于,我们都看到了那本《希腊神话》。
1、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“世世代代”造句,并让家长签名。
牛小明造的句子是:我们家世世代代都姓牛。
他爸爸一看,提笔在后面批了几个字:情况属实。
2、我一同学名叫吕品品。
她小学时一次老师让她们写自己的名字在张空白纸上。
小时候写字都特别认真。她一笔一划写的时候老师在那边喊:“同学不要在纸上画格子!”
3、语文课,布置了一篇《我的妈妈》的作文,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,有两个人的内容一模一样。
老师把他们两个叫出来,问:“你俩的作文写得一模一样,到底是谁抄袭了谁?”
一个学生道:“老师,我俩谁也没抄袭谁。”
老师:“那内容咋会完全一样?”
学生:“我们两个是龙凤胎,写的是同一个妈。”
1、老师:为何考得这么烂?
小丸:眼镜度数不够……
小叶:我脖子扭伤了。
小芳:前面同学个子太高。
小蓝:隔壁同学用铅笔,我看不清楚……
老师:那小新你呢?
小新:因为我坐他们四个中间……
2、儿子被同学打伤,妈妈让他拿一块蛋糕送给同学,表示友好。
次日,儿子又被打伤了。母亲很奇怪。儿子说:“那家伙还想要蛋糕。”
3、我带儿子到附近的一家超市购物。在化妆品货架旁,儿子指着一瓶增白霜说:“妈,给我买一瓶增白霜抹抹我的手,增增白!”
我惊奇地问:“你一个男孩子为什么要那么白的手?”
儿子说:“因为你说过我长大了,一切都要‘白手起家’!”
4、一日,一位老师想启发学生什么叫“反哺”,就举例问道:你们的父母现在花很多钱替你们矫正牙齿,将来父母亲老了,你花钱给父母镶假牙,这种情况叫什么?
一学生答:以牙还牙。
1、约翰从外面回来,手里拿着一张大面额钞票,对妈妈说:“这是我在外面捡的!”
母亲不相信,问:“真是捡来的吗?”
“是真的。”约翰回答,“我还看见那人在找呢?”
2、冬天,小明一家坐在壁炉前干闲事。母亲见他哥哥不在了,便问到:“你哥哥到哪儿去了?”
“可能下河去了。”
“下河去干什么呢?”
小明说,“如果冰厚,他也许在溜冰;如果冰薄,他也许在游泳。”
3、爸爸:“汤姆,如果我像你那样,手这么脏就吃饭,你会说什么?”
儿子:“我应该懂礼貌,什么也不说。”
4、头一天去上学的儿子放学回来。妈妈问:“孩子,今天老师都教你些什么?”
儿子说:“他什么也没有教给我,反倒问我‘一加二是几?’我就教他说:‘是三’。”
1、约翰是个聪颖的孩子,成绩不算很好,但凡事都有独特的见解。一次,老师请一位心理学家来考他,那位专家单刀直入地问道:“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是谁的作品?”
“我怎么会知道呢!”约翰爱理不理地答道:“像我这样的年纪,是不会看莎士比亚的作品的。”
2、丽丽:“妈妈,我是你生的吗?”
母亲:“是呀,宝贝儿!”
“那我哥哥是谁生的呢?”
“傻孩子,你哥哥当然也是我生的呀。”
“连男孩儿也是妈妈生的,那要爸爸有啥用呢?”
3、爷爷退休后学书法,开始执笔时手总抖,5岁的孙子见了,疑惑的问:“爷爷,写毛笔字真的那么吓人吗?”
4、母亲的女友来家做客,晚餐后,儿子问:"阿姨,你怎么还不回家?"阿姨答:“我今晚不回家,就住你们这儿了。”儿子明白了,自语道:“哦,阿姨是全托。”
5、奶奶:“1+2等于几?”
孙子:“等于3。”
奶奶:“答对了,奶奶奖你3块糖。”
孙子:“不对,应该是等于5吧奶奶。”